找到相关内容727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宏智禅师广录》心得

    彻体前,直得光滑净洁,著不得一尘。”  “学佛究宗家之妙,须清心(泳-永+替)神默游内观,彻见法源,无芥蒂纤毫作障碍,廓然亡像,如水涵秋,皎然莹明,如月夺夜,正恁么也,昭昭不昏,湛湛无垢,本来如如,常...余缘到彻见法源、泯除一切对待差别像之用心过程,似未有很明确的说明。  引文中有言:“须清心(水+替)神默游内观”,所谓内观,当如何观?《广录》中常提到默究,体取、体究,其实际用功方法,是否先建立身心...

    释妙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12369660.html
  • 铃动——因风、因心、因一份慈悲

    依融,还有一份想要布施喜乐的感念之心。而师父竟如此内化地;只以“我心中的风铃”来形容,显现内心那惕透的欢喜清心。  清心,已够难。何况,还要欢喜。只是,我们或许应该学学小沙弥,不要让心中的风铃,因为庸碌的生活而忘记轻动。毕竟,有清心的风铃轻轻舞动,才更让我们有小沙弥笑红了脸庞的自在和欢喜。 ...

    郑乃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2456729.html
  • 慑服心魔 改过自新

    勿使吾心之贼,攻破吾心之墙”(曾国藩),那么我们就能清心寡欲,乐然逍遥。若被这些魔鬼所控制,人就会成为自己内心的奴隶,受欲念驱使,走向错误的境地。   如何慑服心魔呢?首先要不断防微杜渐,日日自新。要...

    无爱

    |戒淫|因果|孝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2/0007122374.html
  • 破 色

    五欲之一,万恶淫为首,出家人清心寡欲修行的大敌,了生死求菩提的难关,都是色。洞山这一问,是—剑直刺心脏,让人连一点回避的余地都没有了。   云居放下竹箩,勉强按捺住翻腾不已的心涛,脸容一整,沉声回答...

    方杞

    |戒淫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6/0741484402.html
  • 首届“中国禅茶”网络征文活动公告

    编辑部、《茶周刊》杂志社、《海峡茶道》编辑部、茗柯香机茶论、茶语清心茶论坛协办的首届“中国禅茶”网络征文活动正式拉开帷幕。  本届征文活动采用网络和报刊杂志同步征文的方法,时间为2006年6月20日—...

    佚名

    |禅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6/06/1800584598.html
  • 你爱色吗?你爱女色吗?

    ,出家人清心寡欲修行的大敌,了生死求菩提的难关,都是色。洞山这一问,是—剑直刺心脏,让人连一点回避的余地都没有了。   云居放下竹箩,勉强按捺住翻腾不已的心涛,脸容一整,沉声回答:“不爱!”   ...

    方杞

    |戒淫|戒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05/2128029884.html
  • 文昌帝君蕉窗圣训

    和,尤当敬而有别。  一净心地:  玩古训以惩心,坐静室以收心,寡酒食以清心,却私欲以养心,尤当悟至理以明心。  一立人品:  敏事慎言,志高身下,胆大心小,救今从古,弃邪归正,思君子之九思,畏圣人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55541191.html
  • 茶缘 佛缘 养身佛家养身与茶一体

    必得有茶水的时时“浇灌”,生命才枝青叶绿,勃发生机。   佛教禅宗主张静气养性,提倡坐禅,暮鼓晨钟里诵经念佛,不免人困乏力,而茶可以清心、提神、醒脑,茶便理所当然成为顺应佛事的伴侣,由此与茶结下了宿命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11654932.html
  • 佛教的起源及佛教的追求

    也修改因果循环报应和再生的观念,佛教的教义为:人生疾苦皆出自于欲,人若能清心洗欲,苦则一去不返,佛教的“因果轮回说”还认为,人的行为将自为因果,自得报应,因而人人都应行善,废除战祸,杀生等恶事。它认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43355723.html
  • 少林塔林

    与我们相伴。古森无人径,日色冷青松。清风过处,树影婆娑,似在传送西方高僧的点化之语。而我们也凝神聚气,天人合一,清心安禅,沉浸在一片远离尘世,深僻清幽的氛围之中,不觉心静澄明,超然物外。   有感于此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25857457.html